主持人(修奇):在歌曲過后進入我們今天的第一現場,來關注到的是內鬼作祟,兩千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販賣,這起案件是終于被告破了,待會我們來了解這個案件的詳情,這里是國家應急廣播高速加油站,我是修奇,待會見。
歡迎回來,這里依然是修奇陪伴各位的國家應急廣播高速加油站,進入我們今天的第一現場,那么今天要帶您關注到的是811公安部督辦的特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這起案件涉及公民個人信息兩千多萬條,涉案金額高達400多萬元,抓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業(yè)內鬼等相關犯罪嫌疑人40多人,案件破獲之后斬斷了非法獲取公民信息源頭八處,詳細的情況我們來聽江蘇臺記者錢菲,鎮(zhèn)江臺記者黃浩的報道。
記者:去年8月10號,鎮(zhèn)江市公安局瑞州分局寶塔路派出所接到群眾報案,說自己不停接到催債電話,但是接到電話的手機號并不是自己留給小貸公司的聯系號碼,他懷疑自己的手機號碼信息被小貸公司非法獲取,接警后瑞州分局網安大隊迅速介入,并通過偵查手段發(fā)現這個小貸公司曾向一名姓羅的男子購買過80多條公民手機號碼信息,瑞州公安分局網安大隊大隊長劉祥。
我們要想把案件擴大,我們必須把姓羅的犯罪嫌疑人抓獲,從他手機里面進行調查,發(fā)現了他有很多的上線下線,因為他也是二道販子,他不是內鬼,我們的目的是抓最上線內鬼,我們必須通過他再挖一層,這層還達不到繼續(xù)挖,一直要挖到五六層才能挖到內鬼。
記者:經查這些黑色產業(yè)鏈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手段主要有三種手段,一是利用本身職務之便盜取信息,二是利用黑客技術侵入計算機系統(tǒng)并非法獲取后臺數據庫內的公民信息,三是通過上線購買公民個人信息進行倒賣,犯罪嫌疑人中既有基層街道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也有主流通訊公司的客戶經理,這些內鬼就成了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的源頭。
深圳的曾某,他是一個街道從事計劃生育工作的,能夠查到需要查詢人物的家庭住址,電話號碼,家庭成員,我們如果查一般戶口底冊,可能查的戶籍地址并不是他實際居住地,但是我們如果說妻子在醫(yī)院生產,出院的時候信息肯定留存的是最鮮活的數據,也就是說留存的都是現在我的實際居住地,電話號碼都是最常使用的號碼,所以犯罪嫌疑人覺得這類數據最有用,最鮮活,比較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