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汶川記憶 應急心理救災紀實8

2017-11-05 23:30-23:59 責編:郭彥偉

00:00 00:00

這位醫(yī)生回憶,自己每天7點出發(fā),晚上9點或者10點才能回到帳篷,吃的都是自己帶來的方便面和干糧,睡的是帳篷硬地,雖然工作相當疲憊,仍然堅持連續(xù)作戰(zhàn),部分白天和黑夜地工作著。由于住的帳篷位于公路旁邊的抗震救災物資捐贈中心,運貨的汽車非常繁忙,晝夜汽車喇叭聲不斷,每天晚上只能睡三四個小時。在短短的10來天時間里,我們?yōu)楦鱾€群體的災民進行了多種形式的心理危機干預,穩(wěn)定了災民的情緒,消除或者減輕了地震災害導致的心理應激反應,為整個抗震救災工作作出了貢獻。趙國秋組長帶領我們到平通鎮(zhèn)進行心理救援的同時,還舉行了特別的黨組織生活會,為平通中學捐贈了特殊黨費3000元,向地震災害遇難同胞集體哀悼,重溫入黨誓詞等,心理救援總共服務11000多人次,發(fā)放心理危機干預相關宣教資料4300多份,開展集體心理疏導17場次,小組心理治療16場次,參與人員達到6000多人次,個體心理危機干預1000多人次,圓滿完成了對他們的心理評估和心理危機干預。并且對其中篩選出來的有急性應激障礙的近250人進行了面對面的個別心理危機干預,對部分人員還進行了回訪。

在對部分干預對象進行回訪時發(fā)現,大部分人員情緒趨于穩(wěn)定,自信心增強了,我是專家組中年齡最大的一個,是吃過苦的人,也經歷過很多次危險事件,我牢牢記得自己是一名醫(yī)生,為災區(qū)人民醫(yī)治心靈創(chuàng)傷是我的神圣職責,一次我們去重災區(qū)平通縣開展心理危機干預,造成5點出發(fā),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終于到達目的地,這個鎮(zhèn)地震非常嚴重,死亡人數很多,學校的老師和學生都受到強烈的精神打擊。這天上午,我們整整連續(xù)工作了7個小時,當我準備吃午飯時,副組長把一個問題比較嚴重的災后心理應激障礙的家庭交給我處理,這個時候已經是中午12點15分,地震后的災區(qū)氣溫特別高,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消毒液的氣味,帳篷里又特別悶熱,雖然我感覺特別疲憊,但還是很快調整狀態(tài),和他們開始溝通,這是一個羌族家庭,地震時可愛的小女兒遇難,引起整個家族成員的心理應激反應,經過溝通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幾天沒有吃飯的母親終于吃飯了,深受感動的老鄉(xiāng)讓我到他們家里吃午飯,我婉言謝絕了。

面對巨大的災難,讓人深切的感受到,與自然的力量相比,人類顯得多么渺小和無奈,面對大地震,雖然人和動物一樣遭受傷害,流血和死亡,但是,人類可以組織起來抗擊自然災害,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團結起來,用生命聯(lián)成一個整體,才能形成一棵頂天立地的生命樹,才能形成一座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今天,為您講述——汶川記憶,應急心理救災紀實,第8集,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