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貴州岑鞏縣“12·30”抗雪凝生命接力救援紀實

2019-01-26 23:30-23:59 責編:郭彥偉

00:00 00:00

希望歸希望,現(xiàn)場救援異常復雜艱難。被困人員所處位置高,塔吊已經(jīng)傾斜,隨時有倒塌風險。按照部署,突擊隊員就地取材,利用施工現(xiàn)場的伸縮梯和鋼管,在距離地面90余米的高空,搭建了一條7.5米長的救援通道和臨時保護掛點。

高樓與塔吊間正是風口,突擊隊員一次次固定,仍不能阻止救援通道的晃動,這對救援人員業(yè)務技能和心理素質(zhì)提出了巨大的考驗。

時間就是生命!突擊隊中的崔利杰站了出來,“我來打樣!如果我回不來,你們再上!”

石傳勇沒有阻攔,他了解這個跟了自己12年的兄弟:入伍16年,一級消防士,2009年永利熱電高空救援,就是他和自己攀爬上200余米煙囪,成功救下被困群眾。他比現(xiàn)場所有人都具有更加豐富的高空救援經(jīng)驗。

石傳勇拍拍崔利杰的肩,“注意安全!”崔利杰迅速身著救護背帶,設置雙繩保護體系。寬度不足50公分的救援通道在疾風中顫抖,他的腳步卻非常堅毅,腳下是萬丈深淵,面前則是被困群眾,崔利杰一步一步靠近著,7.5米的距離在此刻顯的如此遙遠。

終于!他順利到達塔吊91米處,首先對傷員斷腿進行包扎止血,隨即固定臨時支點末端,將被困人員挽索掛上救援支點,小心翼翼將其從塔吊處抬出,在工作繩的牽引下,將第一名被困群眾通過救援通道安全拖至平臺。成功!

此時,天色漸黑,救援難度加大。崔利杰立即返回塔吊,利用壁掛梯,再度向上攀爬至95米處。他將挽鎖掛在高點,雙手提繩讓傷者緩慢下降,每下降三個臺階,就將挽索向下固定三節(jié),確保傷員有足夠活動量,不造成二次傷害。17點32分,第二名被困者被成功救出。

至此,這場驚心動魄的高空生命救援成功結(jié)束,共歷時四小時。

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今天,為您講述:貴州岑鞏縣“12·30”抗雪凝生命接力救援紀實,以及天津消防救援縱隊保稅支隊臨港中隊,開展的一起百米高空,生死救援。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寧,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