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家媒體報道說,一輛運送石油的油罐車經過邦斯菲爾德油庫一座正在泄漏油品的儲油罐時,汽車排氣管噴出的火星引發(fā)了泄漏油品的爆炸、燃燒。倫敦消防局接到油庫工作人員的報警求救后,立即趕赴火場進行撲救,而此時邦斯菲爾德油庫已有數(shù)座儲油罐爆炸著火,36人受傷。消防人員用高壓水槍在燃燒的油罐和其他油罐之間形成了一道水墻,同時將大量的高濃度滅火泡沫噴向正在燃燒的油罐。然而,這股有限的撲救力量對于數(shù)座正在劇烈燃燒的油罐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F(xiàn)場火勢已經失控,火場溫度驟升,烈火熊熊,濃煙遮天蔽日。
經過現(xiàn)場偵察,火場指揮官預測在未來幾分鐘內,熊能燃燒的火焰將會誘發(fā)周邊其他儲油罐爆炸,在此危急時刻,火場指揮官指揮消防人員迅速關閉了油庫輸油管總閥門,下令一線滅火人員全部撤退到安全區(qū)域,以避免儲油罐再次爆炸而造成滅火人員的大量傷亡。同時,通報警方立即疏散附近居民,附近商店停止營業(yè),學校也停止上課。
此后,在遙控消防設備撲救無效的情況下,熊熊大火引起許多儲油罐相繼發(fā)生連環(huán)爆炸、燃燒。2005年12月12日零時,火場指揮官再次下令暫緩施救。火勢因此而反撲,20多個大型儲油罐頓時陷入了熊熊大火之中,煙塵和大火形成了高達60m的火柱,空氣中充滿了濃濃的汽油味。油庫附近的許多民房被摧毀,到處都是倒塌的墻、燒裂的大門以及半截窗戶。至12日天明時分,消防人員才恢復滅火行動。
2005年12月12日15時,150名消防隊員在經過幾十個小時的奮戰(zhàn)撲滅了20多座著火的儲油罐中的12座之后,再一次撤離了位于赫特福德郡赫默爾亨普斯特德鎮(zhèn)附近的火場。此后,未熄滅的火苗又引燃了剛被撲滅的一座油罐,這座油罐距離一座裝有不明物質的油罐很近,消防隊員擔心油庫可能再次發(fā)生爆炸,于是關閉了附近一條高速公路,擴大了油庫周邊隔離區(qū)范圍,并在中斷滅火5h后,于12日晚返回火場,最后將火撲滅。
險情突發(fā),救人是應急救援的首要原則。烈火熊熊燃燒,火場指揮官考慮到可能誘發(fā)周邊儲油罐爆炸,指揮消防人員迅速關閉油庫輸油管總閥門,下令一線滅火人員全部撤退到安全區(qū)域,同時通報警方立即疏散附近居民,停止學校上課,這避免了儲油罐再次爆炸可能引起滅火人員和附近居民的群死群傷。
滅火人員臨陣撤退似有貪生怕死之嫌,然而,當爆炸已經不可逆轉,從確保消防人員安全、緊急疏散周圍居民方面,無疑是正確的。消防隊員也是人,也需要保護他們的生命安全;從環(huán)境方面講,倘若消防員大量射水救火,一些尚未燃燒的油品會浮于水面,流向附近的下水道,釀成二次爆炸火災,并且污染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造成更大災難。如果一味地救火,不靈活應對,采取正確措施,必將導致事故的升級,結果可能不僅僅是儲油罐的燃燒爆炸,還有大量人員的傷亡,付出的代價可能會更加沉重。
西方人有西方人的救火模式,東方人有東方人的滅火策略。在這場火災的撲救過程中,由于消防人員視情撤退,同時盡量避免造成對水源污染的做法,也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事故本可以避免,但萬一發(fā)生了事故,救援就是頭等大事。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今天,為您講述:那些災難后應急救援的成功經驗,第10集,一起液氨運輸交通事故、黔桂鐵路隧道塌方救援、云南大麗線鐵路隧道塌方救援、英國邦斯菲爾德油庫火災的撲救。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