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人民不會忘記,201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24萬人的生命瞬間毀滅。為了紀念曾經(jīng),唐山市紀委連續(xù)多次召開座談會,組織有關(guān)專家學者專門進行研討。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本期帶您關(guān)注:致敬!唐山大地震中的共產(chǎn)黨員。
紀念唐山抗震41周年之際,《唐山勞動日報》特意從唐山市紀委征文活動中遴選出了一批展現(xiàn)基層共產(chǎn)黨員、農(nóng)村支部書記和一線黨員干部這3個層面的優(yōu)秀作品,今天的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我們和您一起關(guān)注賈邦友所寫的:帶領(lǐng)礦工安全上井是我的職責!
時光流逝,今年是唐山大地震41周年,但開灤呂家坨礦的人們一直沒有遺忘大難來臨時的領(lǐng)路人——工友們叫他“老賈”。老賈名叫賈邦友,一個危難之時引領(lǐng)身處呂家坨礦井下的千余名工友,從漆黑一片中,努力攀登天梯一條路,走向光明獲得重生的人。
賈邦友,1932年2月生,1945年參軍,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1954年轉(zhuǎn)業(yè)到開灤,歷任科員、科長、副書記、副礦長。無論工作在什么崗位,他都踐行著一個軍人、黨員、領(lǐng)導的責任、信仰、擔當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41年前的1976年7月27日這天晚上,地震前幾小時。快到月底了,為了圓滿完成原煤生產(chǎn)任務,開灤所屬各礦的大多數(shù)機關(guān)干部和工人都一起下井。“這天晚上的天氣特別熱。”當時主管經(jīng)營的領(lǐng)導回憶說:當時,正組織礦上的500多名機關(guān)干部和部分井上工人,在400多米的井下-425水平,對鐵溜槽、鐵棚子、廢舊電纜、舊鋼管進行清理回收。
為了不影響井下原煤生產(chǎn),井下材料回收工作必須在夜間進行。“這一批是7月27日下午6時多下的井,大概干到7月28日凌晨3時。在井下搞材料回收是力氣活兒,大家干了幾個小時都累了,于是就一點點往采煤工作面上走,大家準備收工,剛剛走到掌子面上的時候,就感覺掌子面突然猛烈晃了起來,人也站不住了。很多人打了一個趔趄,想靠邊兒扶住鐵棚子,可大地晃動的勁兒忒大,就是咋也抓不住。整個井下都在晃,掌子面頂板上的煤面子和矸子塊兒稀里嘩啦地往下落,采面的煤壁也‘片幫’了,正在工作的人們有的人礦燈被晃掉了,有的人帽子被刮掉了,有的人摔倒了,掌子面上滿是煤塵,瞬間停電停風,井下一片昏暗嘈雜。”
“當時人們還以為是要垮面兒,就是整個采煤工作面被摧垮呢,可是稍停下來工作面沒有垮。不知是誰突然喊了一聲:‘地震了,地震了!’ 賈邦友先是一驚,但馬上反應過來:肯定是地震,而且覺得這么大的地震不會震一下就過去。他意識到這里人很多,掌子面十分危險,必須放棄!想到這里,賈邦友趕緊在掌子面上高喊:‘快撤,快往下撤,撤到大巷里去,到-425集中,在那兒等我。’ 賈邦友一邊走,一邊喊,大家聽到這急促地喊聲,迅速從掌子面向大巷撤離。掌子面離大巷還有一段距離,賈邦友邊跑邊叮囑大家,所有人全部撤出來。同志們也邊跑邊喊,隨之迅速來到了-425大巷。很快,井下上夜班的工人們也都差不多會合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