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唐山大地震后的空中生命線1

2017-04-27 23:30-23:59 責編:母晨靜

00:00 00:00

 

開始飛行就是帶飛,由教員手把手地帶學員去空中實際飛行。一個教員一般可以培養(yǎng)三個學員,但每次只能帶一個人上天。李升堂飛初級教練機時的教員叫楊先錦,是湖南人。學員有李鳳文,東北人,第四機械局送飛的;李小卯,北京人。

飛行訓練嚴格按照《飛行訓練大綱》進行。每個飛行日具體由氣象臺作出預報,根據(jù)天氣進行。每個飛行日都是很緊張的,夏天4點多鐘就起床,10分鐘的洗漱時間,連同整理內(nèi)務在內(nèi),緊接著就是集合吃飯,乘車到機場上去。到機場后,先是下達飛行任務,檢查飛機地面練習。太陽一出來就開始飛行了。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都是一樣的辛苦。就這樣每個飛行日,每人也只能飛上l—2次?;貋砗?,稍加休息,開始講評,就是總結每一個人的飛行情況。大隊講,中隊講,教員講更是少不了。彼此互相切磋琢磨技術,理論聯(lián)系實際,體會操作要領,背飛行數(shù)據(jù),學習特殊情況的處置方法。此外每天要有雷打不動的體育訓練,鍛煉的內(nèi)容包括:滾輪、旋梯、長跑、打球、墊上運動等。這樣緊張嚴格的軍校生活,李升堂度過了5年。

嚴格的軍事訓練,緊張的軍事生活,有苦,有樂,有鍛煉。理論學習、飛行實踐、良好的軍人素質(zhì),這些都給李升堂在以后的工作中創(chuàng)造航空史上的奇跡,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只要一遇機會就可以展示出來。

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今天,為您繼續(xù)講述紀念唐山大地震出版的系列圖書,李升堂編著的空中生命線——唐山大地震空中救援親歷,第1集,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