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西安地鐵的“問題電纜”1

2017-04-07 23:30-23:59 責編:王仁宏

00:00 00:00

資料顯示,奧凱電纜于2012年11月注冊成立,最初注冊資本為5030萬元,但實收資本只有1010萬元,直到2013年7月才繳足注冊資本。在成立之初,奧凱電纜股東僅有劉秀芬和高菲兩名自然人。注冊時,前者為公司執(zhí)行董事兼總經理,持股60%,后者為監(jiān)事,持股40%。

在2015年12月,奧凱電纜股權結構發(fā)生變化,股東劉秀芬和高菲將其所持部分股權轉給了王志偉,公司股東變成了劉秀芬持股18.46%,高菲持股10.43%,王志偉71.11%,同時變更公司執(zhí)行董事兼總經理為王志偉。據《華商報》報道,劉秀芬和王志偉系夫妻關系,高菲為他們的外甥女。

在成立之初,業(yè)內盛傳奧凱電纜在西安當地有背景,成立該公司則是看重西安的地鐵項目,因為據稱西安未來要建多條地鐵。但從上述股權結構看,奧凱電纜似乎只不過是一家股權簡單、規(guī)模不大的“小作坊”。然而,也正是這家電纜“小作坊”淘汰了中國西電集團、遠東電纜這樣的行業(yè)巨頭,最終成為了西安地鐵三號線乙供電纜材料商。

公開資料顯示,奧凱電纜成立于2012年,正式投產時間為2014年8月12日,而在此前的2013年,該公司就已經拿到了價款超過1360萬元的供貨合同。如2013年3月份,奧凱電纜與中鐵一局集團電務工程有限公司就大連202路軌道交通線路延伸工程接觸網項目簽訂合同,合同價款超過150萬元。

據電纜行業(yè)資深人士介紹,很多電纜企業(yè)的招標都需要提前“談標”,談標的時候,各企業(yè)除了表達公司的實力之外,還需要提供相關產品的樣本,這些樣本業(yè)主方是需要檢測的,只有檢測合格之后,才有資格投標。而奧凱電纜還未正式投產就已經中標。

上述舉報帖文稱,奧凱電纜負責人王志偉與西安地鐵公司工程一處處長張某、西安地鐵前副總工程師、成都中鐵城投機電處長李某等三人關系密切。王志偉通過上述人脈關系,拿到了西安地鐵三號線的電纜供應權。但這點尚未得到證實。

西安當地的政府官員向記者表示,事件還在調查,不排除存在腐敗問題的可能,一經查實,絕不姑息。

“奧凱電纜無法與中國西電集團以及遠東電纜等電纜巨頭相比,但是卻能最終勝出,摘得西安地鐵三號線這個大項目,值得反思。”中纜在線創(chuàng)始人、中國價格協(xié)會線纜價格分會秘書長柏廣森表示,目前只有公開西安地鐵公司關于電纜招標的相關文件,以及奧凱電纜具體的供貨清單或者供貨合同才能搞清楚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為揭開奧凱電纜中標謎底,記者于3月21日來到西安地鐵公司采訪,但地鐵辦負責宣傳的辦公室副主任趙珂向記者表示,“采訪需要經過西安市宣傳部門同意,并出具相關介紹信才能夠接受采訪。”趙珂表示,關于西安地鐵三號線招標的事情太過敏感。

但西安市政府新聞處一位副處長向記者表示:“從3月13日西安地鐵三號線電纜招標被舉報到目前,西安市政府已經召開了兩次新聞發(fā)布會了,并且保證信息公開、公正,我們也要求西安地鐵公司積極與媒體溝通,實事求是地回應。”該副處長致電趙珂,要求其對媒體提出的問題積極回應,不回避。

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今天,為您關注西安地鐵的“問題電纜”第一集,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