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來關注全球范圍內的極端天氣,一場暴風雪11號起席卷蒙古國南部和中部地區(qū),導致南戈壁省四名牧民死亡,暴風雪造成多地交通癱瘓,牧民的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據蒙古國南戈壁省緊急情況部門救援人員提供的數據,在暴風雪中共有41名牧民失蹤,救援人員找到其中37人,其余4人不幸遇難,另據緊急情況部門消息,救援人員正在搜尋上千頭走失的牲畜,暴風雪在蒙古國造成的總體損失情況目前還沒有正式公布。
而在美國南部,多地都遭受了風暴侵襲,從路易斯安那州到維幾尼亞州已有至少47起惡劣天氣報告,其中包括兩起龍卷風災情,當地時間12號,風暴沿著美國東海岸北上,給該地區(qū)帶來降水和雷暴天氣,據報道預計14號美國東海岸的大片地區(qū)降雨量是2到7厘米,墨西哥沿岸降雨量可能會增加到7到10厘米,此外紐約,佛門特州,新罕布什爾州一些較高的山區(qū)會迎來降雪,致使當地的天氣更加復雜。
好,接下來我們再來聚焦巴拿馬,關注地震消息,巴拿馬國家民防部門發(fā)布的最新消息顯示,該國當地時間12號,也就是北京時間今天發(fā)生的地震已經造成了五人受傷,所幸沒有人在地震中喪生,此外地震共造成兩棟建筑被損毀,還有兩棟可能部分受損,巴拿馬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稱此次震級達到了6.3級。
最后我們再來關注航空安全,而這起事故發(fā)生在緬甸,之前也發(fā)生過類似事故,當地時間5月12號早上7點15分在緬甸國際機場一架從仰光飛往曼德勒的緬甸國家航空公司的客機在降落過程中由于前起落架無法打開導致降落失敗機頭觸地,當時飛機上有82名乘客,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救援人員已經緊急處理事故現場。
好,以上就是這一節(jié),修奇在國家應急廣播高速加油站為大家梳理到的動態(tài)應急資訊,在歌曲過后進入我們今天的第一熱議,昨天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一周年,那么地球內部的望遠鏡將會怎樣為防震減災提供參考呢?待會我們來聽記者從現場發(fā)回的報道。
歡迎回來,這里是修奇陪伴各位的國家應急廣播高速加油站,進入我們今天的第一熱議,昨天是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在去年的5月12號汶川地震十周年國際研討會宣布建設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時隔一年,中國地震局近日揭開了這一面向地球內部的望遠鏡的神秘面紗,那么什么是地震科學實驗場?中國為什么要建設自己的地震科學實驗場?它又將對防震減災工作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來聽央廣記者劉樂的報道。
記者:地震科學實驗場是地震科技的野外實驗室,其任務是針對地震的孕育,發(fā)生,致災各環(huán)節(jié)的科學問題,特別是那些需要以判定性實驗解決的科學問題用高分辨率,高端配置,多學科協(xié)作的方式開展野外觀測實驗,同時對技術成熟度較高的新技術系統(tǒng)進行現場實驗和系統(tǒng)測試,對科技含量較高的防震減災實際應用進行試點,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的建設意味著我國地震科學研究走向更深層的探索,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范圍從川甘交界到云南南部,為何選址這里?中國地震局局長鄭國光介紹說。
這個區(qū)域是歐亞板塊和印度板塊互相碰撞擠壓強烈變形的地區(qū),這是我們國家大陸和周邊板塊動力傳遞的關鍵區(qū)域,所以實驗廠區(qū)既是研究大陸地震的理想場所,也是全鏈條地震災害風險防治的一個示范。
記者:鄭國光介紹說,一年來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進展順利。
一是完成實驗場科學設計,組織了國內外專家反反復復研究,理念科學問題。二是一批科研項目已經落地,同時在實驗場又增設了新的觀測站360個,整個現在目前科學實驗場在研的科研項目已經有60個,其實已經積累了一批的科學數據。三是國內外的專家團隊也逐步的參與,成為一帶一路地震減災國際合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記者:鄭國光介紹,中國建設地震科學實驗場是基于多方面原因。
地震多,強度大,分布廣,災害重,影響大,是我們國家一個基本國情。第二是地震災害的風險,怎么樣來探索地震活動的規(guī)律?來降低地震災害的風險,在自然災害防治中地位影響具有越來越凸顯。第三個方面就是地震科學,由于技術的制約,我們對地震研究的手段還十分有限,還很難深入到地球的內部進行一個觀測。
記者:鄭國光同時也表示,建設中的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是大陸板塊內的地震研究實驗場,與國際上的其他實驗場有所不同。
這個地震實驗場就是它集科學研究,基礎觀測和數值研究以及成果的應用乃至成果的服務,是全方位的,把地震基礎科學研究和地震工程的研究和成果的應用,災害風險的防治結合在一起,是國際上唯一針對大陸性強震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地震科學實驗場。
記者:對于大家格外關注的地震科學實驗場能否攻克地震預測預報這個世界難題?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所長吳中良表示,我們應該要有一個清醒的頭腦。
這個科學難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不能急功近利,但是我們也可以有這樣的信心,就是我們對這個科學問題的攻擊力會隨著我們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在不斷提升,我們跟地震之間是一場戰(zhàn)爭,最后勝利的還應該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