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李升堂向當事人宣傳《繼承法》、《婚姻法》等有關條款,其女兒、女婿的遺產應由雙方老人共同繼承的道理,最后由雙方老人共同申請,并辦理了繼承權的公證,依照“公證書”很快取出這筆銀行存款,減少了糾紛,維護了雙方老人的合法權益。
張某家在路南區(qū),是地震重災區(qū),大地震中,父母、孩子、丈夫全家都遇難了,只剩她孤身一個人。由于生活困難,后來投親落戶香港,多年打工后有了意中人,于是她產生了再婚的念頭。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卻困擾了她多年。那時香港還沒有回歸祖國,按照香港當時執(zhí)行的英國法律規(guī)定,男女再婚時,必須有當?shù)氐碾x異或喪偶的證明,才可以再婚。張女士為此事曾到處奔波,先后在民政、街道、公安單位出具證明,證明丈夫在唐山大地震中死亡。可是都不管用,按照國際慣例,應由當?shù)毓C處證明才可以生效。
后來她來到公證處找到了李升堂,說明了她漫長的為再婚的曲折的經歷。李升堂受理并公證了此案件。經過認真走訪調查,查原戶籍登記,走訪鄰居,證實其丈夫確實在地震中死亡,為她出具了其夫“死亡證明”公證書。她拿到公證書后,很快在香港辦理了再婚手續(xù)。
她來信說,震后她在香港生活無憂,可多年來為組成家庭辦理再婚手續(xù)一直困擾著她,沒想到到公證處一下子就解決了,她一再表示感謝。
唐山大地震不但給千家萬戶帶來生命、財產上的損失,也在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出現(xiàn)了很多單身者,需要重組家庭。為防止中老年人再婚時因為家庭財產閑糾紛,公證處還開展了婚前財產公證。就是把雙方婚前的動產、不動產通過公證,確定財產歸屬,以防止日后因為家庭不和而鬧財產糾紛,有效地維護了千家萬戶的和諧和社會隱定。
唐山人民勤勞智慧,堅韌不拔,富于創(chuàng)造精神。先后鑄成了開灤礦工“特別能戰(zhàn)斗”精神、西鋪“窮棒子”精神、沙石峪“當代愚公精神”等等,這些都是唐山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大地震中,唐山人歷經磨難,又造就了“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
大災難中,所有僥幸從廢墟里爬出來的人都在積極地自救互救。你幫我家,我?guī)湍慵?。很多人都把生存的希望留給別人。
《唐山人地震》的作者錢鋼曾感慨:“地震對我個人來說,深層次的認識是不能忘記唐山人的鎮(zhèn)定、從容、舉重若輕和強大的忍耐力。”“從災難中走過的唐山人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有他們的核心價值,他們有他們的精神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