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痛不如短痛 鋼鐵重鎮(zhèn)武安巧做“去產能手術”

2017-01-24 15:50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網

應急網石家莊1月24日消息(記者孟曉光)“產業(yè)結構重、排放量大是邯鄲大氣治理的突出特點,也是難點所在。為此,我們堅持把結構調整作為治本之策,強力攻堅突破,重中之重就是化解過剩產能。”在23日舉行的“治霾·京津冀在行動”網絡主題活動溝通會上,邯鄲市副市長孟廣軍表示,作為鋼鐵重鎮(zhèn),邯鄲市總的任務是到2017年壓減煉鐵產能1614萬噸、煉鋼產能1204萬噸,分別占全省任務的24.2%、17.9%。去產能已成為邯鄲經濟轉型升級,解決環(huán)境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

說到邯鄲的鋼鐵去產能,重中之重還是在鋼鐵重鎮(zhèn)邯鄲武安市,按照河北省“6643”計劃,到2017,武安需壓減煉鐵產能931萬噸、煉鋼產能836萬噸。武安市一共有16家鋼鐵企業(yè),在這個小城的南外環(huán),一溜并排著兩、三家鋼鐵企業(yè)。武安鋼鐵去產能不同于其他地區(qū):不僅產能基數(shù)大、壓減任務重,而且都是民營企業(yè)??梢哉f,鋼鐵去產能,已成為武安市近年來的頭等大事。

2017年1月23日,農歷臘月26,在河北武安烘熔鋼鐵有限公司廠區(qū),面對著去年9月份就被拆除的620立方米的高爐殘骸,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景河的心里依然不是滋味。劉景河說,去年被化解產能就是要拆鋼鐵企業(yè)的爐子,是關系到企業(yè)生死存亡的大事,所以哪家企業(yè)都不愿意沾上。拆除一座高爐不僅僅是生產上的損失,整個煉鋼的產業(yè)鏈條上的其它設備也因為這座高爐的拆除全部都失去了作用:“斷了其一指,別的全沒用了。第二對公司的負債率影響非常大,它一拆凈資產就變低了,負債率就提高了。”

同時,壓減產能后的職工安置也是武安政府面臨的難題。而最重要的是,面對產能過剩帶來的各種壓力,一些企業(yè)對市場預期總是存有幻想,希望在市場回暖的時候能夠扭轉頹勢。

武安市發(fā)改局局長孟天增告訴記者,關高爐、去產能,對鋼鐵企業(yè)來說注定要傷筋動骨,但長痛不如短痛,盡管代價巨大,這是武安經濟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決不能有僥幸心理。如何做好“去產能”這臺手術呢?

孟天增說,化解產能不能一刀切,要公平合理。去年3月20日,武安市政府召開了化解鋼鐵產能的部署大會,在會上,一份化解鋼鐵產能的方案擺在了16家鋼鐵企業(yè)的面前。按照這份部署方案,武安市將今年化解鋼鐵產能的任務按照比例分配給了16家鋼鐵企業(yè),分配方法是鋼鐵企業(yè)的產能占武安總產能的比例是多少,就承擔多少去產能的任務。以烘熔鋼鐵為例,2016年必須拆除一座620立方米的高爐一座,化解鋼鐵過剩產能67萬噸。

壓減產能就意味著一部分職工要下崗,如何幫助這些企業(yè)安置職工是重中之重。烘熔鋼鐵的620立方米的高爐拆除后,對企業(yè)造成很大的困難,特別是債務、銀行貸款、780多名下崗職工安置等。而要解決這些問題,最缺的就是資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武安市設立了鋼鐵產能置換交易基金平臺。16家鋼鐵企業(yè)根據(jù)分配的壓減過剩產能任務,按每萬噸鐵、鋼產能各100萬元的標準,限期向市化解鋼鐵過剩產能領導小組繳納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基金,專項用于補償承擔壓減裝備的企業(yè)。對沒有能力繳納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基金的企業(yè),將自動歸入拆解設備的企業(yè),倒逼企業(yè)壓減產能。

孟天增表示,會后不久,武安市政府成立了產能置換辦公室,專門成立16個工作組分包16家鋼鐵企業(yè),每個工作組由1-2名縣級領導同志任組長,從確定壓減裝備、繳納交易互助金、執(zhí)行差別水電價、企業(yè)退城進園、已封存裝備監(jiān)管拆除和安全生產、職工安置、社會穩(wěn)定等8方面一包到底。

通過搭建產能交易互助平臺,2016年武安壓減243萬噸鐵、384萬噸鋼,2013年以來累計壓減679萬噸鐵、542萬噸鋼,成為全省化解最多的縣份之一。武安去產能不僅沒有出現(xiàn)經濟斷崖、沒有造成規(guī)模性下崗、沒有引起不穩(wěn)定問題,而且加快了武安經濟轉型步伐,縣域基本競爭力時隔兩年重返“全國百強”。

責編:曹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