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高發(fā)病 現在就要開始防

2016-09-05 10:33 來源:齊魯晚報

 不知不覺間,炎熱的夏季已經悄悄走遠,立秋節(jié)氣過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滋陰潤肺 但別“大補特補”

中醫(yī)上講“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剛剛立秋就應該做好進補的準備了,專家介紹說夏季養(yǎng)氣,冬季養(yǎng)陰,夏季比較適宜進補。立秋不宜特補,立秋前后適合吃一些祛濕的食物。雖然即將進入秋季,但近期濱州的天氣依然會比較炎熱,空氣的濕度也還很大,人們會有悶熱潮濕的感覺。再加上人們在夏季常常因為苦夏或過食冷飲,多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此時如果大量進食補品,特別是過于滋膩的養(yǎng)陰之品,會進一步加重脾胃負擔,使長期處于“虛弱”的胃腸不能一下子承受,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因此,初秋進補宜清補而不宜過于滋膩。

市民可通過多吃蔬菜、水果來降暑祛熱,還可及時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和體內多余的酸性代謝產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蔬菜應選擇新鮮汁多的,如:黃瓜、冬瓜、西紅柿、芹菜等。水果應食用養(yǎng)陰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需要注意的是,立秋之后胃腸道疾病容易復發(fā),因此腸胃不好的人要少食用瓜果。

“秋老虎”出沒 要注意

隨著秋季的到來,市民朋友可以明顯感覺到現在的晝夜溫差逐漸變大。白天炙熱的氣溫到了晚上,就會開始變得清涼起來,因此,早晚溫差過大容易引起頻發(fā)感冒癥狀。此外,許多市民習慣于在家時將空調溫度設定的較低,在夜間睡眠時寒氣侵體,容易誘發(fā)感冒、肩頸疼痛等疾病。所以,市民朋友外出時應該注意添加衣物,在居家環(huán)境中不宜24小時空調全開,尤其是夜間,盡量少用空調??沙迷缤砬鍥鰰r分勤開窗戶通風,流通空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立秋是一年之中氣溫由升溫向降溫的轉折期,此后濕氣逐漸減弱。但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來。炎夏的余熱未消,處暑節(jié)氣也將在8月底接踵而來,“秋老虎”甚至還可能虎視眈眈,而天氣也逐漸轉向干熱。特別是立秋過后,還可能再處于炎熱之中,而這種炎熱氣候有時候也可能要延續(xù)到九月,天氣才能真正涼爽起來。因此,立秋后應當心“秋老虎”,小心中暑。

秋季高發(fā)病 現在開始防

立秋期間易患咽喉炎,預防是關鍵?,F在的年輕人是咽喉病的高發(fā)人群,由于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guī)律,長期精神緊張、身心疲勞,會使身體免疫力降低。立秋風干物燥,溫度也逐漸降低,一旦勞累過度,容易誘發(fā)咽喉炎或是使本來已全逾的咽喉炎復發(fā)。因此,年輕人要做好咽喉炎的預防工作,注意勞逸結合,適當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自身免疫力,保持充足睡眠,積極防治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過冷、過燙、油炸、腌制等刺激食物,可適當多吃些清熱降火、潤肺利咽的食物,以及富含蛋白質和膠原蛋白的食物。

紅眼病是立秋節(jié)氣的高發(fā)病。夏末秋初,季節(jié)相交,熱還是當先,病毒肆虐,細菌感染時常發(fā)生,加上睡眠不夠,容易患紅眼病,因此一定要注意好個人衛(wèi)生。嚴格搞好個人衛(wèi)生和集體衛(wèi)生,急性期患者需隔離,以避免傳染,防止流行,嚴格消毒患者用過的洗臉用具、手帕及使用過的醫(yī)療器皿,一眼患病時應防止另一只眼睛感染等。此外,立秋濕度較小、浮塵較多,花草樹木開始了新一輪的新陳代謝。過敏原的增加,使具有過敏體質的人更容易出現過敏癥,因此市民朋友在此期間也應該注意避免接觸過敏原,加強鍛煉。

責編:王麗陽
轉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