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每天平均18人被困電梯 有電梯一年出事147次

2015-07-31 13:01 來源:錢江晚報


  70%故障都來自電梯門
  老小區(qū)電梯遭遇老齡化
  據(jù)資料顯示:電梯門系統(tǒng)故障的比重最大,發(fā)生的頻率也最多,幾乎占到電梯故障的70%左右,杭州的老小區(qū)更是如此。因為設計、年齡、經費、業(yè)委會構成等原因,老小區(qū)正在遭遇電梯老齡化尷尬。
  比如鳳起路的泰和苑小區(qū),居民經常討論的話題,就和電梯有關。他們的高層住宅電梯使用年限都超過了十年,老電梯運行起來噪聲大,升降中還經常會晃動,電梯門開關時,更是“吱吱”作響。
  “老是修啊,修了又要修啊。”住11樓的鄭先生說,小區(qū)的電梯經常停住不肯動,有時候也不能顯示樓層。“不知道是技術問題還是零件質量問題,技術人員前腳走毛病后腳就來。”
  泰和苑1999年建成,其中1-4幢是多層住宅,5幢、6幢是22層高層住宅,每幢有兩部電梯。小區(qū)很多居民都有個心病——只要坐上電梯就提心吊膽的。
  一位從事多年電梯維修的人士對錢報記者說,電梯門系統(tǒng)事故之所以發(fā)生率最高,是由電梯系統(tǒng)的結構特點造成的,因為電梯的每一運行過程都要經過開門動作過程兩次,門鎖工作頻繁,老化速度快。“杭州第一批投入使用的電梯到現(xiàn)在已經20年了,光靠換零件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既然已經服役了這么多年,這些電梯為何還不退役?
  答案有些吃驚也有些無奈:由于受設計制造、安裝、維護保養(yǎng)和使用等多種因素影響,電梯整機使用壽命存在很大差異,國內尚沒有制定電梯整機的判廢標準,也沒有哪一部法規(guī)明確規(guī)定了電梯的使用年限。
  雖然最近國家標準委出臺了《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但這個“技術條件”并非強制標準,只是規(guī)定了13項主要部件的報廢技術條件——而且,它要在明年2月才能正式實施。

責編:張澤昕
轉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