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8 20:17 來源:新華社
雙臺風“蓮花”與“燦鴻”正逐漸逼近我國東南沿海。據(jù)氣象部門最新預測,“蓮花”目標直指福建、廣東一帶,移動路徑西偏南,“燦鴻”登陸地點鎖定浙閩沿海,移動路徑西偏北。雙臺風將呈“南北包抄”之勢先后登陸東南沿海,防汛防臺風形勢十分嚴峻。
百變“蓮花”襲擊閩粵
今年第10號臺風“蓮花”于7月2日生成,目前已在海上活動超過5天。據(jù)中央氣象臺預計,“蓮花”將于9日白天在廣東汕尾到福建漳浦一帶沿海登陸,登陸強度為強熱帶風暴級(10至11級,25至30米/秒)。登陸后,“蓮花”將轉向西偏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中央氣象臺臺風專家董林介紹,臺風“蓮花”路徑復雜、強度多變。它的移動不但受到副高和季風的影響,還受到第9號臺風“燦鴻”的牽制,路徑一會向西一會向北,后期還有可能在華南沿海地區(qū)打轉。在強度方面,“蓮花”也呈現(xiàn)多變特點,曾經(jīng)三次加強兩次減弱,頻繁在熱帶風暴級和強熱帶風暴級之間轉換。
此外,“蓮花”屬于不對稱型臺風,北側云團發(fā)展不夠旺盛,南側對流強盛,像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
兇猛“燦鴻”直撲浙閩
今年第9號臺風“燦鴻”于6月30日生成。與“蓮花”不同,臺風“燦鴻”的“成長”經(jīng)歷較為順暢,僅在3日至4日間,臺風中心附近的對流云團出現(xiàn)重組現(xiàn)象導致強度暫時減弱,現(xiàn)已重新整合達到臺風強度級別。
董林介紹,“燦鴻”路徑相對穩(wěn)定,移動速度較快,一直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經(jīng)過重組后,“燦鴻”水汽供應充足,體積不斷壯大,強度不斷發(fā)展,目前其外圍螺旋云帶覆蓋范圍達到1500公里。
中央氣象臺預計,“燦鴻”將于10日夜間至11日上午登陸浙閩沿海,登陸最大可能為福建北部至浙江中部,登陸強度為強臺風級到超強臺風級(14至16級,45至52米每秒)。因其體積較大、水汽豐沛,登陸后還有可能與中緯度系統(tǒng)相結合,造成大范圍的降雨和大風天氣,給中東部地區(qū)造成嚴重影響。
國家防總啟動防臺風Ⅱ級應急響應
中央氣象臺預計,受雙臺風影響,8日至12日,臺灣、廣東東部和北部、福建大部、浙江大部、江西東北部、安徽南部等地有大暴雨,臺灣大部、福建東北部、浙江東部的部分地區(qū)有特大暴雨。最強降雨時段將出現(xiàn)在10日夜間至11日,最大日降雨量可能達250至350毫米,局地可超過400毫米。
國家防總8日下午會商認為,受臺風影響,預計從8日開始,東南沿海將有持續(xù)時間長達9天的強降雨,部分地區(qū)可能出現(xiàn)250至400毫米降雨,局部點雨量將超過500毫米。由于太湖流域已長時間高水位運行,防汛防臺風形勢十分嚴峻。國家防總于8日16時啟動防汛防臺風Ⅱ級應急響應,并在先期向浙江、福建、廣東派出3個工作組的基礎上,再組織5個工作組趕赴一線指導防臺抗災工作。
面對即將登陸的雙臺風,氣象專家提醒,華南、華東地區(qū)要加強防臺應急工作,提前轉移危險地區(qū)群眾,防范大風、強降雨及可能引發(fā)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城市內(nèi)澇、樹木房屋倒塌等災害。南海、東海海域及沿海地區(qū)船舶、海上作業(yè)人員要及時回港避風,海上旅游景區(qū)需及時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