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難民企盼回家過齋月

2015-06-29 11:55 來源:新華社

    “敘利亞危機已經(jīng)持續(xù)4年多了,我們這些難民何時才能回家,現(xiàn)在依然看不到希望,”敘利亞難民法蒂瑪神情沮喪地對新華社記者說。
  按照伊斯蘭教教義,齋月是一年中偉大、喜慶、吉祥和尊貴的月份,每當日落開齋禮炮響起,全家人歡聚一堂,享受美味的開齋飯。然而,對背井離鄉(xiāng)逃至黎巴嫩的100多萬敘利亞難民來說,今年的齋月只能在困境中度過。

    齋月到來之際,記者來到距黎巴嫩首都貝魯特40多公里的一座敘利亞難民營,實地了解敘利亞難民的齋月生活。
  這是一座建在山腳下的簡易難民營。在黎巴嫩,約有1000多個規(guī)模不等的敘利亞難民營,多為國際和黎巴嫩救濟組織、慈善機構出資興建。
  走進難民營,志愿者們正忙著準備開齋飯,發(fā)給敘利亞難民。負責管理難民營的阿里告訴記者,這座難民營4年前由黎巴嫩伊斯蘭慈善機構出資興建。目前,難民營內(nèi)住有約500名敘利亞難民,其中大多是婦女、兒童和老人。自本月18日齋月開始以來,志愿者們每天傍晚把用募集資金購買的開齋食品發(fā)放到難民手中。
  正在帳篷里準備開齋飯的法蒂瑪告訴記者:“為逃離戰(zhàn)火,尋求安身之地,我們不得不逃難到黎巴嫩。齋月到了,我們沒錢購買食品。在難民營里過齋月根本沒有歡樂可言。這里沒有人不希望敘利亞實現(xiàn)和平,沒有人不盼望返回家園,但是現(xiàn)在只有在夢中才敢奢望回家。”
  難民艾哈邁德告訴記者:“我和家人逃難來到黎巴嫩已經(jīng)4年,平時生活過得非常艱難,經(jīng)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真不知道這個齋月怎么過。”
  對那些未成年的難民而言,他們的齋月遭遇比大人更加凄慘。剛滿10歲的薩哈拉因交不起學費而輟學在家,不敢奢求父母給自己購買美味的齋月甜點和玩具:“我只是期盼著能早日回到祖國,希望明年的齋月能在家中度過,因為生活在自己的國家才是最美好的,在那里我可以繼續(xù)讀書。”
  阿里告訴記者:“敘利亞難民生活非常困苦。我們這里條件有限,不能向難民提供更多幫助。”
  許多難民表示,希望敘利亞沖突早日結束,但愿今年是他們在難民營里度過的最后一個齋月。
  據(jù)聯(lián)合國難民署統(tǒng)計,自2011年3月敘利亞危機爆發(fā)以來,逃至黎巴嫩的敘利亞難民一度達到120萬。黎巴嫩已成為全球難民比例最高的國家,平均每1000人中就有232人是難民。黎巴嫩政府多次表示,無力繼續(xù)承擔這一重負,呼吁國際社會提供更多援助。

責編:湯傳堯
轉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