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1 15:05 來源:央廣網
中國消防博物館(國家防火防災教育基地)于2007年11月經財政部、北京市政府批準立項建設,于2009年3月正式啟動陳列布展工作,2010年建設完工并于11月9日向社會開放。
2011年11月8日,中國消防博物館正式向社會開放。國務委員孟建柱同志為開館儀式揭牌,并指示博物館要面向社會大眾服務,大力普及消防知識,為提高全社會的消防安全意識、維護全社會的消防安全做出積極貢獻;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原則,創(chuàng)造一流環(huán)境,建設一流隊伍,提供一流服務,為繁榮發(fā)展我國消防文化事業(yè)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消防博物館建筑面積為20422.5平方米,展陳面積9500平方米,共四層。一層為序廳和臨時展廳,二層為古代消防展廳,三層為近現(xiàn)代消防展廳,地下為防火防災體驗館。展廳內收藏、陳列有北京山頂洞人用火遺跡化石、甘肅大地灣大型建筑火災木炭、商代火災文字記錄甲骨殘片、漢代“東井滅火”井欄陶器、唐代琉璃鴟吻、清末水會滅火器具、近代消火栓和消防警察制服徽章、建國早期消防器材、汶川地震救援裝備等反映各歷史時期防滅火思想、消防立法、管理、組織、技術等消防歷史沿革遺存和見證物4600余件(含實物、照片、古籍文獻等)。根據展陳需要,同時設有用火起源、宋代潛火軍兵滅火、清代宏村水系、故宮博物院消防設施、汶川地震救援等多媒體演示展項及繪畫、雕塑、模型和復原場景等。
為宣傳普及消防安全知識,提高市民防災自救能力,防火防災體驗館運用高清投影、電子沙盤模型、數控機械、光電感應、180°弧幕等多媒體展陳技術與模擬場景,設計了城市消防規(guī)劃、建筑消防設施、火災體驗劇場、火場應急疏散、家庭火災滅火、119電話報警、地震應急避險、地鐵火災疏散、消防逃生結繩等互動體驗項目。
臨時展廳位于博物館序廳,面積約700平方米,設置有可移動展板,根據實際需要改變展廳格局。先后舉辦了“全國公安民警書法美術攝影展”、“公安消防文聯(lián)藝術成就展”、“在光輝旗幟下--新中國消防事業(yè)發(fā)展成就圖片展”、“公安消防部隊十人書法展”、“公安消防部隊十人畫展”、“公安消防部隊打造現(xiàn)代化消防鐵軍和熱心消防公益事業(yè)先進事跡圖片展”、“公安消防部隊廉政消防書畫攝影展”等大型展覽。
開館以來,中國消防博物館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努力提高參觀接待能力與觀眾服務水平,日最大參觀人數已達到2000人。截至2012年9月,共接待社會觀眾85260人次,提供了包括消防歷史文化、科普警示教育和防火防災體驗等參觀接待服務。
在做好日常接待工作的同時,中國消防博物館努力加強對外聯(lián)絡,積極擴大服務范圍,廣泛參與社會公眾科普服務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防災減災日”、“國際博物館日”、“科普宣傳日”、“消防宣傳日”等契機,通過印制發(fā)放消防宣傳資料、舉辦安全教育講座、組織逃生疏散演習等方式,請進來,走出去,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消防宣傳系列品牌活動。目前,已被公安部、教育部授予“全國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消防安全教育基地”、被中國科協(xié)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被北京市科協(xié)授予“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授予的“全國學生安全教育示范基地”。
在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和支持下,中國消防博物館將本著以普及消防知識為主,傳承消防歷史文化為輔,為消防現(xiàn)實斗爭服務的原則,努力建設成為提高公民消防安全意識和防災自救能力的消防科普教育基地,中國消防歷史文化收藏、展示、傳播和研究基地,以及展示我國消防部隊良好形象的重要陣地,為豐富公眾文化生活,提高全社會消防安全意識與防災減災能力而努力!